早產兒便血的原因通常有過敏、功能性便秘、腸易激綜合征、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痢疾等,如果有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過敏:
如果早產兒對奶粉中的某些成分過敏,也可能出現便血的癥狀,同時還可能伴有皮膚瘙癢、紅腫等。此時應立即停止食用奶粉,也可以適量的增加飲水量,多喝水有利于身體代謝,也有利于緩解癥狀。
2、功能性便秘:
若奶粉配比不對,會因為水分攝入減少而引發功能性便秘,在排便的過程中還會對肛門部位造成刺激,使肛門破裂而引起便血,并伴有肛門疼痛以及排便困難。此時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并按照正確的比例沖泡奶粉,還可以適當的對腹部按摩,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大便排出。
3、腸易激綜合征:
發病原因和食物不耐受、遺傳有關,患病后會使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腹瀉以及腹痛等癥狀,不及時改善還可能會引起大便有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酪酸梭菌二聯活菌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藥物治療,但是不能用熱水沖服。
4、急性胃腸炎:
如果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會導致胃腸道出現炎癥反應,還會因為炎癥過度刺激而引起腸道黏膜破裂出血,一般會表現為大便帶血絲、腹瀉、腹痛、嘔吐等。可以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洛顆粒、羅紅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促進炎癥消退。
5、細菌性痢疾:
該疾病是志賀菌感染引起,患病后會因為志賀菌在腸道內大量繁殖而出現黏液膿血便,還會伴有腹痛、腹瀉以及發熱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羅紅霉素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干混懸劑、青霉素V鉀顆粒等藥物治療,出現發熱的情況后還可以使用毛巾蘸取溫水擦拭額頭、腋下以及手心等部位,能夠幫助體溫下降。
在恢復期間也需要隨溫度和季節變化,增減衣物,預防受涼,此外也需要保持室內溫度以及濕度適宜,這樣做有利于早產兒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