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低的危害通常有引發營養不良、血管彈性變差、身體免疫力下降、影響性激素水平、引發抑郁癥等,癥狀一般是頭暈、食欲不振、腹痛、面色蒼白、身體消瘦等,出現身體不適后,應及時就醫。
一、危害:
1、引發營養不良:
膽固醇在人體中起著比較重要的生理作用,不僅參與一些細胞膜的合成,還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物質之一,如果長期膽固醇低,會導致營養不良。
2、血管彈性變差:
由于膽固醇過低會影響細胞膜的穩定性,使血管彈性變差,導致血管脆性增加,當體內血壓驟然升高時,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3、身體免疫力下降:
膽固醇水平過低會導致體內細胞膜穩定性下降,免疫細胞如果失去細胞膜的保護,通常無法正常發揮作用,進而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4、影響性激素水平:
膽固醇能夠參與人體內的類膽固醇激素,如果膽固醇低,性激素水平也會下降,男性一般會影響正常的性功能,可能會出現早泄、勃起功能障礙等癥狀,女性容易出現排卵異常的情況。
5、引發抑郁癥:
膽固醇低通常會導致大腦內血清素攝取的速度加快,血清素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對血清素再攝取的速度特別敏感,如果膽固醇持續變低,可能會增加患有抑郁癥的風險。
二、癥狀:
1、頭暈:
當膽固醇的水平正常時,能夠保證體內血管的彈性,如果水平偏低,通常會引起低血脂,患者一般會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
2、食欲不振:
由于膽固醇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如果水平持續偏低,患者的食欲會下降,通常會出現惡心、食欲不振等癥狀。
3、精神狀態差:
當人體內的膽固醇偏低時,容易影響體內對脂類物質的吸收,并影響神經系統,容易導致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精神狀態差等癥狀。
4、面色蒼白:
膽固醇經常處于偏低的狀態,可能會引發低血脂,容易導致體內供血不足,身體的氧氣供應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會出現面色蒼白的情況。
5、身體消瘦:
如果長時間出現膽固醇偏低的情況,體內的脂肪細胞會逐漸減少,因此可能會出現身體消瘦的情況。
日常生活中要糾正偏食、挑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可以多吃一些牛奶、雞蛋、瘦肉等富含營養的食物,有利于改善膽固醇低和貧血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