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后腳麻可能是跪坐時間過久、多發性末梢神經炎、下肢靜脈血栓、腰椎間盤突出癥、糖尿病等原因導致。
1、跪坐時間過久:
長時間跪坐會使局部血管受到壓迫,使局部血液循環受阻,造成腳部供血不足,神經功能短時間受到障礙,從而出現腳麻的情況。此種情況一般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可以通過活動腳腕、更換坐姿、起身走動等方式緩解。
2、多發性末梢神經炎:
考慮是寒冷刺激、營養障礙、病菌感染等原因導致,使腳部末梢神經受到損害,發生炎性病變,跪坐時臀部壓迫到病變腳部的末梢神經,加重了腳部的感覺障礙,從而產生了麻木感。可遵醫囑使用維生素B1片、胞二磷膽堿注射液、地巴唑片等藥物治療。
3、下肢靜脈血栓:
如果長期保持跪坐的姿勢,可能會使血流緩慢、瘀滯,進而導致血液高凝堵塞下肢靜脈血管,造成靜脈血栓的情況,血栓壓迫下肢神經會引起腳麻的癥狀。可在醫生操作下進行經導管直接溶栓術、濾網植入手術、下肢深靜脈血栓清除術等方式治療。
4、腰椎間盤突出癥:
考慮是家族遺傳、髓核退變、腰肌損傷等原因導致,使椎間盤的纖維環部分發生破裂,髓核突出后壓迫或刺激相鄰的下肢神經,而跪坐的姿勢加重了壓迫感,引發腳麻。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雙氯芬酸鉀片、布洛芬膠囊、萘普生膠囊等藥物治療。嚴重者需在醫生操作下進行椎間孔鏡手術、椎板切除術、椎間盤切除手術等方式治療。
5、糖尿病:
可能是家族遺傳、自身免疫系統缺陷、病毒感染等原因導致,患病后體內血糖升高,長期的高血糖促使下肢血管硬化,跪坐時阻塞血液循環,從而引起腳部的麻木感。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二甲雙胍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格列喹酮片等藥物治療,或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袖狀胃切除手術、胃旁路手術、胃流轉手術等方式治療。
平時應注意勞逸結合、增加腰部和腿部肌肉力量的訓練。日常可以使用熱水泡腳,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穿有彈性的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