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鑒別診斷通常有心絞痛、肋軟骨炎、急性心包炎、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等,患病以后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1、心絞痛: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阻塞以及供血不足導致的心肌缺血壞死,患有該疾病后需要和心絞痛進行鑒別。急性心肌梗死通常在安靜時突然起病,使患者出現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或憋悶感,持續時間多數會超過30分鐘,還會伴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進行心電圖檢查時會有典型的動態演變過程。而心絞痛多在體力勞動或情緒激動時起病,通常持續數分鐘至10多分鐘,但是一般不超過30分鐘,在發作期間,心電圖僅有短暫心臟缺血改變。
2、肋軟骨炎:
由于肋軟骨炎也會引發心前區疼痛,所以急性心肌梗死也需要和肋軟骨炎進行鑒別,但是肋軟骨炎的疼痛通常為持續性,用力呼吸、咳嗽或者轉動身體時會有所加重。
3、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包炎都會引發劇烈且持久的心前區疼痛,但是急性心包炎會同時出現發熱,早期還會有心包摩擦音,全身癥狀通常不如急性心肌梗死嚴重。
4、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和急性心肌梗死均會出現突發且劇烈的胸部疼痛,嚴重時也都可以發心力衰竭,但是主動脈夾層的疼痛性質通常為持續性,并且會向后背放射,還會伴有血壓升高、下肢暫時性癱瘓以及偏癱等表現。
5、急性肺栓塞:
兩者都會引發胸痛、呼吸困難及休克等癥狀,但是急性肺栓塞還會伴有咯血、發紺、肺動脈瓣區第二心音亢進、肝大等癥狀。
如果確定為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阿司匹林腸溶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低分子量肝素鈣注射液等藥物治療,能夠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