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人的尿液酸堿度在6.0-6.5之間,呈酸性。
因為尿液中的主要成分除了水外,主要是尿素、尿酸、肌酸、肌酐、酚類、胍類、吲哚類等代謝產物,總體偏弱酸性。尿液的酸堿性跟飲食有很大關系,如果吃蔬菜、水果較多,尿液會偏堿性;吃動物內臟、肉類比較多,可能會偏酸性。
正常人體的PH值不會低于5.5,如果PH值低于5.5,說明人體內的血液環境處于高酸狀態,如代謝性酸中毒或腹瀉。如果PH值偏堿,有可能是大量嘔吐,大量胃酸丟失,導致人體尿液呈堿性。尿液的酸堿度也會受到一些疾病因素的影響,比如酸中毒、痛風、脫水、高熱等,會引起尿液呈酸性。堿中毒有膀胱炎、腎盂腎炎、尿道炎,尤其是真菌性感染或者化膿性尿路炎癥,口服碳酸氫鈉等堿性藥物,會引起尿液偏堿性。
如果患者身體出現不適,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