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咳嗽指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臨床癥狀、血常規檢查、支原體培養檢查、核酸檢測、抗原及抗體檢測等方式判斷是否是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咳嗽,若是確診,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規范的治療。
1、臨床癥狀:
支原體感染的發生原因可能與環境空氣流通差有關,也有可能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患病以后可能會出現持久的陣發性劇烈干咳,而且夜間為重,可伴有濃痰、發熱等癥狀。
2、血常規檢查:
若是出現以上疑似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善血常規檢查,判斷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計數等是否出現異常,以此來對疾病作出初步的判斷。
3、支原體培養檢查:
在進行此項檢查時,醫生會采集呼吸道標本,然后進行培養,可以判斷體內是否存在支原體。
4、核酸檢測:
這是一種比較快速且準確的檢測方法,主要是通過采集呼吸道標本,然后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檢測支原體核酸,判斷是否存在支原體感染。
5、抗原及抗體檢測:
這種檢測的原理是利用血清學方法,檢測患者體內是否存在針對支原體的特異性抗體,判斷是否存在支原體感染。
如果確定是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羅紅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分散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進行治療,還需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