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程度的確定主要依據創面深度及臨床表現確定。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燙傷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外傷害,其程度的確定對于后續治療至關重要。醫學上將燙傷劃分為四個等級Ⅰ度、淺Ⅱ度、深Ⅱ度和Ⅲ度,這一分類主要基于燙傷的深度和臨床表現。
Ⅰ度燙傷表現為皮膚發紅,伴有輕度腫脹和疼痛,但無水皰形成,通常傷及表皮層。此種燙傷一般可通過冷水沖洗和適當的止痛藥物治療。
淺Ⅱ度燙傷則傷及表皮全層和真皮淺層,創面紅潤,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并伴隨劇烈疼痛。治療時需清潔創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消毒針刺破水皰放水,并涂抹如京萬紅軟膏等促進創面恢復的藥物。
深Ⅱ度燙傷損傷達到真皮深層,創面可能呈現紅白相間,水腫明顯,痛覺較為遲鈍。此類燙傷易留疤痕和感染,治療時需特別注意抗感染,可使用磺胺嘧啶銀乳膏等藥物。
Ⅲ度燙傷最為嚴重,傷及皮膚全層甚至皮下肌肉、骨骼,創面干燥無水皰,皮膚可能呈現焦黑壞死狀,痛感消失。此類燙傷需立即就醫,通常需手術治療。
除了創面深度,燙傷部位和面積也是評估燙傷程度的重要因素。面部、腹部等嬌嫩部位的燙傷一般比手背等部位更為嚴重;燙傷面積超過患者一個手掌大?。s1%的體表面積)時,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燙傷后及時就醫并準確評估燙傷程度,是確?;颊吣軌虻玫角‘斨委煹年P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