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其產生原因多樣,主要包括低蛋白血癥、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惡性腫瘤及結核性胸膜炎等。針對這些不同原因,治療方法也各有側重,涵蓋了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抽液治療等多種手段。
一、胸腔積液的成因
1、低蛋白血癥:老年人因身體機能衰退,易出現低蛋白血癥,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胸腔內液體滲出。
2、肺部感染:如肺炎等,炎癥累及胸膜,增加其通透性,從而產生積液。
3、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心臟疾病可導致靜脈回流受阻,胸腔內靜脈壓升高,引發積液。
4、惡性腫瘤:肺癌、乳腺癌等轉移至胸膜,腫瘤細胞侵犯導致惡性胸腔積液。
5、結核性胸膜炎: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胸膜,引發炎癥反應,產生積液。
二、胸腔積液的治療
治療胸腔積液需根據具體原因制定方案,包括補充白蛋白、使用利尿劑減輕心臟負荷、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抗結核藥物治療,以及針對惡性腫瘤的放化療等。在藥物治療中,常用的藥物包括甲潑尼龍、地塞米松、呋塞米、氫氯噻嗪、頭孢呋辛和利福平等。對于積液量較大的患者,還需進行胸腔穿刺或引流術,以減輕癥狀并改善肺功能。
綜上所述,老年人胸腔積液的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