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病癥,主要癥狀包括疼痛、腫脹、觸痛、關節功能受限及活動障礙。這些癥狀的出現與肌腱損傷的嚴重程度和具體部位密切相關。
疼痛是肌腱損傷后最直觀的表現。患者可能會感到持續的脹痛、扯拉痛或撕裂痛,疼痛程度隨損傷加重而增強。
腫脹常伴隨肌腱損傷出現,由于局部組織液滲出和血管破裂出血導致。腫脹嚴重時可能影響血液循環,進一步加劇痛感。
觸痛明顯,特別是在肌腱損傷處,患者常因懼怕觸碰而避免該區域。此外,皮下瘀血也是常見體征,表現為損傷部位周圍的皮膚淤斑或青紫。
關節功能受限是肌腱損傷的重要后果。肌腱作為連接肌肉和骨骼的關鍵結構,一旦受損,將直接影響關節的正常運動范圍,導致關節僵硬,肌肉緊張,甚至某些動作無法完成。
活動障礙是肌腱損傷的另一顯著癥狀,可能表現為彎曲困難、伸展無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
針對肌腱損傷,治療措施包括物理療法如康復訓練,以及藥物治療,如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等非甾體抗炎藥來緩解疼痛和炎癥。對于嚴重損傷,可能還需手術干預。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重復性的手腕活動,以免加重肌腱負擔。及時就醫并遵循醫囑進行治療是恢復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