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體溫37.6°C,屬于低熱狀態,需引起家長重視。由于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體溫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因此,對這種情況應細心觀察,并采取適當措施。
1、觀察與初步處理:當發現新生兒體溫輕度升高時,家長應首先觀察其精神狀態、吃奶及睡眠情況。同時,檢查環境溫度是否過高,或新生兒是否穿著、包裹過厚,導致散熱不良。這些因素都可能是體溫暫時升高的原因。
2、物理降溫方法:如果排除外界因素后,新生兒體溫仍未下降,可以采取物理降溫方法。如用溫毛巾輕輕擦拭新生兒的額頭、腋窩、手心、腳心等部位,幫助散熱。此外,還可以給新生兒適量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有助于體溫下降。
3、藥物治療選擇:若物理降溫效果不佳,且體溫持續上升,家長應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常用的退熱藥物包括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等。
4、靜脈輸液治療:對于持續高熱不退或伴有其他嚴重癥狀的新生兒,可能需要采取靜脈輸液治療。常用的輸液藥物包括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頭孢哌酮鈉等抗生素,以及必要的補液和營養支持。
5、日常預防與護理:為了避免新生兒低熱狀態的發生,家長應注意保持適宜的室內溫度和濕度,合理喂養,增強新生兒的抵抗力。同時,日常護理中要注意衛生,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需要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若癥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