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低密度灶指的是在肝臟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的密度低于正常肝組織的區域。肝臟低密度灶的嚴重性因個體差異和具體病因而異。
肝臟低密度灶可能源于良性病變,如肝囊腫或肝血管瘤。這些病變通常生長緩慢,對身體影響較小。例如,肝囊腫是肝臟內的液體積聚,多數無癥狀且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即可。肝血管瘤則是血管異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同樣在大多數情況下無需干預。
肝臟低密度灶也可能提示更為嚴重的疾病,如肝癌。肝癌導致的低密度灶通常形態不規則,密度不均勻,且可能伴有肝硬化背景,此時較為嚴重。這種情況下,進一步的增強掃描、腫瘤標志物檢測乃至病理活檢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確診為肝癌,可能需要手術、化療等綜合治療。
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適當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