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炷灸一般可分為直接灸和間接灸兩種,應注意選擇正規的機構進行艾炷灸。
艾炷灸是指將點燃的艾炷置于穴位上或者病變部位上,從而起到溫經散寒、消瘀散結等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而艾炷灸的方式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灸,是指將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直接灸又可分為瘢痕灸和無瘢痕灸。如果施灸的過程中將艾柱燃盡,施灸后皮膚出現了瘢痕,則為瘢痕灸,一般可以用于治療哮喘、肺癆等疾病。如果施灸過程中感到灼痛時,就更換新的艾炷,皮膚沒有出現斑痕,則為無瘢痕灸,一般可以用于治療脾陽虛、腎陽虛等疾病。
第二種是間接灸,是指使用其他藥物或者材料將艾柱和皮膚分開再施灸,具體可分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餅灸等。通過此種方法艾灸后,能夠起到行氣活血、養筋榮脈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療關節炎、月經不調、腹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