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認為大部分的陣發性心房顫動及部分持續性或慢性(永久性)心房顫動,皆屬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顫動;而部分的陣發性及部分持續性及慢性心房顫動為心房內、肺靜脈、腔靜脈局部微折返機制所致。
心房顫動機制
概述:
癥狀:
典型癥狀為心悸、頭暈、胸悶、乏力為房顫患者的常見癥狀,部分患者還可以出現黑矇、暈厥、多尿等,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心室率快時可誘發心絞痛?或心衰,也有部分房顫患者無任何癥狀。房顫根據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不同,其癥狀有顯著差異。
陣發性房顫:心率不快,可無明顯癥狀;心率快,患者感到心悸、心慌、氣短、心臟亂跳、煩躁、乏力等,聽診心律不齊、心音強弱、快慢不一,此外還有脈搏短拙,多尿等;心率過快,引起血壓過低甚至暈厥。
持續性房顫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悸、氣短、活動后心室率加快等。此外,還存在較高的體循環栓塞的發病率,特別是風濕性心臟病?合并房顫時,腦血管栓塞的發生率更高。
預后:
房顫的預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一般由陣發性房顫1年內演變為持續性房顫的患者,后期出現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可明顯增加。此外,患者存在原有心臟疾病或年齡較大者也易發生嚴重并發癥。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老年心房顫動特點老年人房顫特點。首先,因為經過好多年的血壓異常,病人心臟變形加上老化,心臟傳導系統里出現老化現象,這樣的病人房顫表現,都是一個持續性房顫。第二,它呈現快慢綜合征的表現。傳導系統出現問題之后,首先控制心跳的竇房結功能,硬化比較明顯。那么這樣的病人表現為,心跳有慢有快,尤其晚上的時候,或者白天的時候,有特別慢的時候,也有特別快的時候,慢的時候低于40次,快的可能超過100次。這樣的病人治療比較麻煩,要請專科醫生評估一下,如果他的心跳,特別慢的情況下,又出現了極端的快慢綜合征情況下,我們考慮可以,應用起搏器治療。在起搏器保證,心跳不低于50次情況下,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把心跳快控制好。01:40
-
心房顫動的治療方法有哪些房顫的治療主要是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抗凝,第二個是心律失常的本身,抗凝的話相對是比較簡單,目前市場上有效的藥,就是華法林,包括還有這種新型的口服抗凝藥,對于阿司匹林是沒有用的。第二個就是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療,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療,又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除顫,除顫的話可以通過藥物,可以通過電復律,也可以通過射頻消融,甚至可以通過外科的手術治療,第二個就是房顫我不復律,我就讓房顫一直是維持著,我只要把房顫的心跳控制好了,病人沒有太多的癥狀,對心功能的影響相對比較小,就可以了。所以我們這個叫,它叫心室率控制,一般是通過藥物,來控制它的心室率。01:05
-
心房顫動表現心房顫動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心悸,會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或者是勞累感,眩暈,頭暈眼花,甚至暈倒,胸部不適會感到心前區的疼痛壓迫感或者不舒服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有些病人可能沒有癥狀,房顫時心房上室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而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導致腦卒中腦栓塞,肢體動脈栓塞,嚴重的可能需要截肢等,房顫患者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心衰,左心或左心房擴大等,具體的病因要結合癥狀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語音時長 1:31”
-
心房顫動分類目前來說,房顫是沒有統一分類的,臨床上常按照時間來進行分類,分為陣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陣發性房顫是指在七天內能夠自行恢復竇性心率的患者,一般持續時間小于48個小時。持續性房顫是指七天以上還不能恢復竇性心律,需要使用藥物或者是電擊治療才能夠恢復竇性心律。永久性房顫是指不能恢復竇性心率或者是在恢復竇心心率之后,24小時之內病情復發的患者,按照有沒有基礎性心臟疾病分為病理性房顫和特發性房顫。特發性房顫房顫往往發生在年輕的患者身上,多數是小于50歲。語音時長 01:14”
-
心房顫動怎么預防病情分析:心房顫動最主要的預防方式,就是要積極的去除危險因素,臨床上誘發房顫發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高血壓,心力衰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等,首先就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其次,要進行定期的隨訪監測心電圖,血脂,心臟超聲等指標的變化。意見建議:房顫的危害性很大,最為嚴重的是有可能會誘發栓塞,威脅患者生命,所以如果一旦出現心悸,心慌,自覺心臟亂跳,應該進一步完善心電圖等等檢查明確有無房顫發生。
-
心房顫動如何分類病情分析: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一種心房激動頻率達350~600次/分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根據房顫的發作特點分為初發(首次發作)、陣發(反復發作,一般48小時內可自行終止,最長不超過7天)、持續(經治療可轉復為竇性心律,持續時間>7天)和永久(難以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性房顫。一般將房顫發作在72小時以內者稱為急性房顫,超過72小時者稱為慢性房顫。意見建議:明確房顫的原因,在控制相關疾病和改善心功能的基礎上,控制心室律,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預防血栓并發癥是房顫治療的原則。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是房顫最上游的治療,可選擇Ia類、Ic類或III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復律,藥物復律無效或有血流動力學異常的,可選擇體外同步復律,或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慢性房顫復律前3周及復律后4周,需抗凝治療,預防體循環栓塞并發癥。所有的房顫患者均需做CHA2DS2評分,根據不同的危險分層,選擇適宜的抗凝策略,CHA2DS2評分≥2分,建議華法林抗凝,CHA2DS2評分1分,可選擇阿司匹林治療或不用藥,CHA2DS2評分0分,無需抗凝治療。使用華法林者,建議INR維持在2-3之間。
-
心房顫動原因心房顫動是心律失常的一種類型表現,主要是因為患者心臟部位出現有一些病變引起的。建議這類患者積極做好合理的預防措施。這類疾病常見的發病原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心臟外科手術、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這類患者是心房顫動的高人人群;也與長期飲酒、精神緊張、嚴重感染等有很大的關系。
-
過速性心房顫動過速性心房顫動又稱為陣發性心房顫動,它是由于多重折返小波引起間歇性快速而不規則的心房節律,它是起搏點在心房的異位性的心動過速。一般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器質性的心臟病,比如風濕性二尖瓣病變,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等等,還可以見于原發性的心肌病,甲亢,慢性縮窄性的心包炎,再就是低溫麻醉,胸腔和心臟手術之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