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牙期是其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通常發生在4至7個月之間。此階段,寶寶會出現一系列典型的癥狀,這些癥狀是寶寶牙齒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生理反應。
1、流口水:新牙刺激牙齦,導致唾液腺分泌增多,加之寶寶吞咽功能未完全發育,因此常出現流口水現象。
2、咬異物:牙床發癢、不適,寶寶會通過咬東西來緩解,可能會咬手指、玩具等。
3、哭鬧與煩躁:牙齦腫脹、疼痛使寶寶變得煩躁,易哭鬧,尤其在夜間或感到不適時。
4、睡眠障礙:牙齦疼痛、流口水等影響寶寶睡眠質量,可能導致頻繁夜醒或入睡困難。
5、體溫略微升高:部分寶寶出牙時體溫會略升,但通常不超過38.5℃,且不伴其他感染癥狀。
在嬰兒出牙期間,家長應密切關注寶寶的出牙情況,及時為寶寶提供必要的護理和安撫。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定期清潔口腔和牙齒,避免感染。如寶寶出現嚴重不適癥狀或持續時間較長,應及時就醫檢查,獲得專業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