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術后,局部腫脹是常見的生理反應,處理得當可加速恢復。針對這一現象,有效的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及康復鍛煉。
1、一般治療
患者在休息時可將患肢適當抬高,這有利于血液回流,從而減輕腫脹。同時,保持各關節適度活動,可以促進靜脈和淋巴回流,進一步助力消腫。
2、物理治療
術后若出現明顯腫脹,可采取冰敷的方式緩解。冰敷能促進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局部血流量,有效降低組織代謝率,起到止痛、消腫的作用。
3、藥物治療
當腫脹癥狀較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例如,舒筋活血片、三七傷藥片等活血化瘀類藥物,能有效促進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緩解腫脹。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則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可幫助緩解疼痛。此外,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補充也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傷口愈合。
4、康復鍛煉
在醫師指導下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如關節活動范圍訓練,可預防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加速腫脹消退。
若腫脹持續不退或伴有疼痛加劇,應及時就醫評估,以排除可能的并發癥,確保骨折順利愈合。
綜上所述,骨折術后腫脹的處理需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