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友病癥狀主要有皮膚出血、黏膜出血、關節積血、肌肉出血和血腫,以及其他部位的出血等。
因為患兒的皮膚和黏膜較容易出現受傷的情況,所以為出血的好發部位,關節積血是小兒血友病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多見于膝關節,其次為踝、髖、肘、肩關節等處,關節積血的急性期可引起局部紅腫、熱痛,關節積血的關節炎期可引起滑膜增厚,關節積血的后期可出現關節纖維化、強硬、畸形、肌肉萎縮、骨質破壞等,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功能喪失。
小兒血友病如果較嚴重,患兒還可發生肌肉出血和血腫,多見于用力的肌群,可以在創傷或活動過久后出現,會導致局部腫痛和活動受限,還可引起局部缺血性損傷和纖維變性。其他部位的出血包括鼻出血、咯血、嘔血、黑便、血便和血尿等,也可發生顱內出血,顱內出血是常見的小兒血友病致死原因之一。小兒血友病患兒還可能會在拔牙、扁桃體摘除、切開膿腫等小手術后出血較嚴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