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心肺復蘇按壓頻率一般是100-120次/分。
在按壓時,如果按壓過快,將不能夠保證每次胸廓完整的回彈,從而不能保證產(chǎn)生有效的心臟輸出量。如果按壓過慢,對心臟擠壓有限,也不能保證心臟輸出量。所以臨床上規(guī)定,按壓頻率是100-120次/分。
除按壓頻率之外,臨床中還對按壓的深度和部位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具體的按壓部位在乳頭連線和胸骨正中的交界處,即胸骨中下1/3。按壓時將左手的掌根置于按壓點,兩手交叉,手指交疊,盡量將手指抬起,離開患者的皮膚。在整個按壓過程中,上肢始終處于伸直的狀態(tài),依靠上半身的壓力垂直下壓,按壓的深度是到5-6cm,過淺或過深的按壓不僅不能形成有效的心臟輸出量,還容易造成對患者的二次損害。
在給予患者30次高質(zhì)量的胸外按壓之后,還需給予患者兩次人工通氣。因此,心肺復蘇中,按壓和通氣的比例是30:2。而在人工通氣時,需要通過仰頭抬頦法或者推舉下頜法將患者的氣道打開。在院外會通過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方式進行人工通氣,在院內(nèi)可以借助簡易呼吸器進行人工通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