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會有血尿的原因一般是膀胱黏膜出現局部糜爛、膀胱的氨基糖層被破壞、創面浸泡在尿液中等。尿蛋白的原因一般是細菌感染。
1、血尿:
膀胱炎引起膀胱粘膜局部侵蝕或破壞,可導致粘膜出血。混合在膀胱內的尿液中出血可表現為肉眼血尿、排尿結束時的血尿或排尿全過程中尿液呈紅色。膀胱炎癥可導致膀胱氨基糖層破壞,也可直接刺激粘膜下層,表現為局部粘膜出現小潰瘍或出血。此外,由于膀胱局部粘膜傷口常被尿液浸泡,不易愈合,或小血管破裂出血時,凝血時間延長,不易凝固,出現持續血尿。
2、尿蛋白:
膀胱炎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因此大量細菌和一些免疫細胞聚集在患者的膀胱中,在常規尿檢查中會出現尿蛋白(+)。而且由于細菌的破壞和紅細胞的溶解,尿常規中可能存在極少量的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