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嗜中性粒細胞偏低可能是由再生障礙性貧血導致,也可能是粒細胞缺乏癥導致的,建議積極去醫院就診檢查。
1、再生障礙性貧血:
是一種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機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癥。主要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細胞減少及所致的貧血、出血、感染綜合征等,如果進行血常規檢查,可能會發現存在嗜中性粒細胞偏低的現象。患者可以通過應用酚磺乙胺注射液、嗎替麥考酚酯分散片等藥物治療,必要時可以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
2、粒細胞缺乏癥:
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低于0.5×10^9/L及其相關的感染癥候群。患者的癥狀與粒細胞減少程度有關,通常來說癥狀較重,可發生反復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支氣管炎、肺炎和泌尿系感染,可表現為寒戰、高熱、咽痛、關節痛、頭痛、皮膚膿腫、極度乏力、意識障礙等。如果患者進行血常規檢查,也可能會發現存在嗜中性粒細胞偏低的現象。患者可以通過應用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頭孢噻肟等進行治療,也可以考慮進行脾切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