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手足口病初期通常會出現一系列典型癥狀,主要有發熱、口腔潰瘍、皮疹、肌肉疼痛和疲勞等。
多數手足口病患者在感染初期會出現發熱,體溫可能會升高到38℃或以上,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反應。口腔潰瘍是手足口病的另一常見癥狀,表現為紅色斑塊、水泡或潰瘍,多出現在舌頭、口唇內側和牙齦。同時手部和腳部也會出現紅色斑丘疹或水泡,這些皮疹可能伴有瘙癢或疼痛,給患者帶來不適。患者還可能會感到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并伴有持續性的疲勞感。
在手足口病治療方面,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等,常被用于抑制病毒復制和緩解癥狀,但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有口腔潰瘍時,可以使用口腔凝膠或噴霧劑來緩解疼痛。需要強調的是,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避免自行用藥帶來的風險。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在感染期間還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避免接觸公共物品后直接觸摸口鼻眼等部位,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保持良好的飲食和充足的休息也是加快康復的重要因素。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