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黃疸的早期表現有嗜睡,反應低下,吸吮無力,肌張力降低等。
核黃疸也叫膽紅素腦病,是因為新生兒生后發生病理性黃疸,膽紅素水平過高,超過小兒對膽紅素的結合分解,導致膽紅素在血液中濃度過高,加上小兒的血腦屏障還不完善,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浸潤腦細胞引起腦損傷,最終導致腦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
核黃疸根據病情進展,分為警告期也就是早期,痙攣期,恢復期,后遺癥期。早期主要表現為寶寶嗜睡,反應低下,吸吮無力,肌張力降低等表現。痙攣期可出現雙眼凝視,肌張力增高,呼吸暫停,雙手握拳,雙臂伸直內旋等癥狀,重癥可出現抽搐,角弓反張,發熱等癥狀。恢復期患兒上述癥狀逐漸減輕。后遺癥期患兒主要有四個典型表現:手足徐動癥,眼球運動障礙,聽力異常,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呈現綠色或者深褐色。
新生兒出現黃疸應該注意及時檢查膽紅素水平,根據高膽紅素血癥以及新生兒的臨床表現,評估進行治療,避免發生膽紅素腦病,一旦出現早期表現,應該盡快進行治療,避免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