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變硬,醫學上稱為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其癥狀多樣,早期可能無明顯表現,但隨著病情發展,癥狀逐漸顯現。
肝硬化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癥狀。這是因為肝臟功能受損,導致營養吸收和能量代謝障礙。隨著病情進一步加重,患者可能會出現消瘦、腹瀉等癥狀。
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會出現腹水、腹脹等明顯癥狀。這是由于肝臟合成蛋白質能力下降,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滲出形成腹水。同時,患者還可能出現出血傾向,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等,這與肝臟合成凝血因子減少有關。
肝硬化患者還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相關癥狀,如面色黝黑、蜘蛛痣、肝掌等。這些癥狀的出現,與肝臟對激素的滅活作用減弱有關。
在治療方面,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可能涉及的藥物包括抗病毒藥如恩替卡韋、抗纖維化藥如復方鱉甲軟肝片,以及利尿劑如氫氯噻嗪等,用于緩解腹水癥狀。但需注意,藥物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患者不可自行用藥。
此外,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保證充足睡眠,并避免過度勞累。同時,定期接受醫生的檢查和治療,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如有任何不適,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