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皮疹,即藥疹,是藥物通過不同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粘膜炎癥反應。治療藥疹首要原則是停用致敏藥物,并加速藥物排出,同時根據病情輕重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一旦發現藥疹,應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包括可疑致敏藥物及其結構相似的藥物。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或通過靜脈輸液等方式,加速體內殘留藥物的排出。
輕型藥疹在停用致敏藥物后,皮疹通常可以自行消退。為緩解癥狀,可給予口服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以及維生素C等輔助治療。
對于重型藥疹,可小劑量給予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口服,待皮疹好轉后逐漸減量。若局部以紅斑、丘疹為主,可外涂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軟膏;若以糜爛、滲出為主,則使用硼酸溶液濕敷。
對于嚴重藥疹,可采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甲氨蝶呤片等治療。過敏體質者還可考慮脫敏治療。
治療期間,患者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患處,穿著寬松透氣的衣服。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易過敏食物。同時,加強身體鍛煉,提高免疫力,以預防藥疹的再次發生。
綜上所述,藥疹的治療方法需根據病情輕重和個體差異而定,及時停用致敏藥物并尋求專業醫療建議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