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的正常值:T值在-1~+1之間;Z值≥-2.0。
骨密度是檢測骨骼強度的重要指標,還是用來預測患者發生骨折可能性的重要依據。骨密度的正常值為:T值在-1~+1之間;Z值≥-2.0。不同年齡及人群對T值及Z值的特異性及敏感性略有差別,絕經后的女性及50歲以上的男性正常值是-1~+1,其他年齡段被檢者使用T值準確率降低。絕經前婦女和50歲以下的男性以及兒童,用Z值判斷,正常值是≥-2.0,不用T值判斷。
當骨密度指標異常則預示患有骨骼疾病。臨床上導致骨密度偏低常見的原因有營養不均衡、年齡增長、女性絕經期后雌激素分泌減少、骨質疏松以及骨軟骨病、骨癌等。當出現骨密度數值偏低時,需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建議以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高鈣和高鐵的飲食為主,補充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增加曬太陽時間,促使鈣的吸收,加速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