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拔牙可能會導致局部出血、感染、炎癥擴散、干槽癥、敗血癥等風險。
1、局部出血:
牙疼通常是牙齦炎、牙周炎、根尖周炎或者牙髓炎疾病引起的,局部免疫能力也會比較低。如果牙齦發炎,可能會導致拔牙后出血量增加。
2、感染:
如果牙疼患者拔牙,容易導致細菌侵入口腔,引起感染,從而出現牙痛、牙齦紅腫等癥狀。
3、炎癥擴散:
牙疼代表口腔里面存在炎癥,盲目進行拔牙會導致炎癥擴散。例如由急性根尖周炎、急性冠周炎、急性牙周炎誘發的牙疼患者,拔牙之后易導致疼痛加重,使其痛苦不堪,而且在這種急性炎癥反應下,還有可能影響到麻藥的效果。
4、干槽癥:
干槽癥是牙疼拔牙后常見的并發癥,一般在拔牙后2~3天發生,表現為拔牙部位疼痛,并且疼痛會放射至同側的額頭、面部以及耳部。
5、敗血癥:
牙疼拔牙可引起傷口感染、面部間隙感染,造成張嘴受限、面部腫脹等癥狀。此時若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會增加敗血癥的發生率,最終威脅到生命。
拔牙之前需要到牙科醫院檢查,了解牙疼的原因,并配合醫生使用相關藥物治療,等牙疼癥狀恢復之后再進行拔牙,可以增加拔牙后的安全性,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