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是通過接觸各種過敏物、感染、藥物、物理因素刺激,以及精神因素以及內分泌改變導致機體免疫防御過度而導致皮膚、黏膜血管,發生組織充血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水腫性紅斑或風團。
導致過敏出現慢性蕁麻疹的過敏原是比較多的,比如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如魚、蝦、菠菜等,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皮屑等;感染因素可能是各種急慢性炎癥如扁桃體炎、咽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藥物引起的比如有磺胺類藥物、血清制品、疫苗等;物理因素主要有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精神因素及內分泌改變方面主要是精神緊張、感情沖動等,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慢性蕁麻疹,在日常生活中要盡量避免這些因素,如果實在避免不了也要注意觀察自身的情況,如果發現異常就要及時就診。
如果發生慢性蕁麻疹后除了要積極避免導致慢性蕁麻疹的因素外,還要積極針對慢性蕁麻疹的情況進行治療,可以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抗組胺藥等,還可以使用調節免疫力的藥物,如脾氨肽口服溶液,這個藥物是雙向作用機制,既可以提高免疫力,還有一定的改善炎癥反應,發揮抗炎、抗感染的作用。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用藥知識,可以咨詢醫生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