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腳跟疼痛可能是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胼胝、雞眼、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診斷。
1、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會導致足根部軟組織受壓,使局部血液循環不暢,出現疼痛的現象。應避免長時間站立和行走,適當的進行休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幫助緩解疼痛。
2、胼胝:
主要是因受摩擦、壓迫所致,局部會出現厚澀、質硬、圓短如繭的皮損。在行走或壓迫時可能會出現疼痛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水楊酸軟膏、維A酸乳膏、氧化鋅軟膏等藥物治療。
3、雞眼:
是由于足部皮膚長期受到擠壓或摩擦而發生的角質增生性損害,主要表現為足底局部出現邊界清楚、淡黃色或深黃色、圓錐形角質栓,受壓時會自覺疼痛。可遵醫囑使用水楊酸苯酚貼膏、尿素軟膏、維A酸乳膏等藥物治療。
4、足底筋膜炎:
可能是寒冷、潮濕等因素刺激引起,可導致足根部出現無菌性炎癥,引起疼痛,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塞來昔布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等藥物治療。
5、跟腱炎:
可能是慢性損傷、運動不當等因素影響所致,會導致跟腱肌周圍腱膜發生無菌性炎癥,表現出局部疼痛、足跟不能著地等。可以遵醫囑應用對乙酰氨基酚片、萘普生片、醋酸潑尼松片等藥物治療。
平時需要做好自我管理,保持勞逸結合,避免勞累過度,穿著合適的鞋襪,預防后腳跟出現不適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