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性損傷,主要因長時間持續的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力作用于皮膚或皮下組織而引發。為了有效預防此類損傷,我們需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首先,定期改變體位是預防壓力性損傷的關鍵,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應每1-2小時翻身1次,以減少同一部位受壓時間。此舉有助于恢復受壓組織的血液循環,降低損傷風險。
其次,營養的支持不容忽視,患者應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如魚肉、雞蛋、牛奶以及新鮮蔬果等,這些食物都有助于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和修復能力。
再者,保持皮膚的清潔與干燥也至關重要。潮濕的環境會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因此,患者應定期洗澡,及時更換干凈的衣物和床單,保持皮膚干燥。
此外,對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長期臥床患者等,還應加強健康教育,提高他們對壓力性損傷的認知和防范意識。家屬和醫護人員也應定期檢查患者的皮膚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