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爛性胃炎可以通過一般治療、口服西藥、口服中成藥、內鏡氬離子凝固術、高頻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慢性糜爛性胃炎的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也有可能與免疫因素有關,患病以后通常會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為了防止以上癥狀加重,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應避免暴飲暴食,三餐定時定量,還要避免飲酒、飲濃茶等。在疾病發作期,可以適當吃小米粥、大米粥、蔬菜湯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2、口服西藥:
若疾病的發生原因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鋁碳酸鎂片等藥物進行治療。以上藥物通常需要在飯后服用,更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3、口服中成藥:
患者也可以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胃康靈膠囊、溫胃舒膠囊、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進行治療,以上藥物藥效較為溫和,遵醫囑用藥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引起副作用。
4、內鏡氬離子凝固術:
若是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可以在醫生的操作下進行內鏡氬離子凝固術,治療過程中會使病變組織產生凝固效應,起到破壞病變組織以及止血的作用。
5、高頻治療:
在進行此項治療時,需要使用高頻脈沖儀進行操作,并且通過電極作用于病變部位,使病變部位的水分蒸發,達到治療糜爛的目的。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需要定期復查,能夠了解疾病的治療效果,以便于醫生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