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腳發麻白天不麻考慮是腳部受涼、不良姿勢、末梢神經炎、腰椎間盤突出癥、糖尿病等原因。可以通過泡腳、按摩、口服藥物、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腳部受涼:
晚上睡覺時如果不注意腳部的保暖,導致腳部受涼,則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引起腳發麻的癥狀,可以在睡覺之前用40℃至50℃的水泡腳,有利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以減少癥狀的發生。
2、不良姿勢:
在睡覺時如果經常保持不良姿勢導致腳部受到壓迫,則會使腳部的血液循環運行不暢,影響局部的供血供氧,進而出現腳發麻的癥狀。患者應改變不良的睡眠姿勢,腳麻后可以用雙手對腳部進行按摩,能夠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腳麻的癥狀。
3、末梢神經炎:
如果患有末梢神經炎,則患者的末梢神經功能會受到損傷,影響神經信號的傳遞,在晚上睡覺時,由于身體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血液循環可能會減慢速度,從而導致腳發麻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甲鈷胺片、谷維素片、維生素B12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服用藥物后,多喝一些水,有利于機體對藥物的吸收。
4、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導致支配下肢的神經受到壓迫或損傷。在白天活動時,身體的姿勢和運動可能使這種壓迫或損傷得到緩解,而在晚上睡眠時,由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可能會使神經壓迫或損傷的情況加重,從而導致腳發麻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塞來昔布膠囊、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建議患者在飯后服用藥物,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
5、糖尿病:
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可能導致周圍神經病變,從而影響神經信號的傳遞,晚上睡覺時,血液循環速度減慢,可能會使已經受損的神經更加缺血和缺氧,從而導致腳發麻的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患者應遵醫囑服用藥物,不可自行添加和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飲食,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