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會導致人體免疫系統嚴重受損,特別是對艾滋病毒(HIV)感染者的輔助性T細胞的破壞,使得患者極易受到各種機會性感染和罕見癌癥的侵襲,這種狀態被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而“艾滋病”即由此得名。
“艾滋病”這一名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簡稱AIDS)的中文譯名。這個名稱準確地描述了這種疾病的本質:一種后天獲得的、使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的綜合征。HIV病毒主要攻擊人體的CD4+T淋巴細胞,導致免疫系統逐漸崩潰。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免疫力急劇下降,無法有效抵抗外界病原體的侵襲。由于免疫系統受損,艾滋病患者容易遭受各種機會性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結核病等。這些感染在免疫系統正常的人群中較為罕見。
目前針對艾滋病的治療主要采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如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以及蛋白酶抑制劑等。這些藥物通過抑制病毒復制,降低病毒載量,從而延緩病情進展。艾滋病是一種嚴重的慢性傳染病,其名稱直接反映了疾病的核心特征——獲得性免疫缺陷。通過藥物治療和綜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