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腎,即痛風性腎病,是由于長期高尿酸血癥所導致的腎臟損害。這種疾病不僅影響腎臟功能,還可能導致腎結石、腎間質炎癥等嚴重后果。
痛風腎主要是由于體內尿酸水平長期過高,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臟組織中,從而引起腎臟損傷。高尿酸血癥通常由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所致,這是痛風腎發病的根本原因。痛風腎患者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但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夜尿增多、蛋白尿、血尿等表現。嚴重時,可導致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診斷時,醫生會結合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以及血液和尿液檢查來綜合判斷。
痛風腎的治療旨在降低尿酸水平,保護腎臟功能。常用的藥物治療包括尿酸排泄劑,如苯溴馬隆,增加尿酸排泄。尿酸合成抑制劑,如別嘌醇,減少尿酸生成。新型降尿酸藥物,如非布司他,具有更強的降尿酸作用。預防痛風腎的關鍵在于控制高尿酸血癥。患者應避免高嘌呤飲食,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同時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促進尿酸排泄。定期監測尿酸水平和腎功能也是必不可少的。患者和醫生應共同努力,通過綜合治療和生活方式的調整,有效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