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在臨床上一般指發熱,退燒在臨床上一般指退熱,并沒有發熱怎么快速退熱的說法。發熱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細菌性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等疾病引起,可以通過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法退熱。
1、流行性感冒:
身體抵抗力下降可能會引起流行性感冒,患病之后為了抑制病毒復制,會上調體溫調節點,導致患者出現發熱的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病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劑等清熱解毒的藥物進行治療。
2、細菌性肺炎:
本病的發病原因主要與細菌感染有關,患病之后會導致機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炎癥反應,從而引起發熱。如果體溫并沒有超過38.5℃,而且精神狀態比較好,可以先進行物理降溫,比如可以使用濕毛巾擦拭腋窩、肘窩等血管豐富的部位,促進機體散熱。同時還需要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分散片,頭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經常去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有可能會引起本病,患病以后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引起發熱。如果體溫已經超過了38.5℃,并且出現了嗜睡、精神不振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肺結核、系統性紅斑狼瘡、敗血癥等疾病也有可能會引起發熱,應積極治療以上原發疾病,達到退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