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輸液外滲的情況,應該立即停止輸液并迅速的將針拔出,按壓住輸液的位置一直到不再出血。根據外滲的情況,可以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
輸液外滲的處理措施
如果出現輸液外滲,可以采用濕敷,如使用硫酸鎂濕敷,可以減輕局部的水腫,有利于局部組織的修復。在出現外滲的48小時之內應該將外滲部位抬高,可以采取冷敷的方法,使局部血管收縮并麻痹末梢神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痛苦,但是要注意溫度,防止出現凍傷。但是如果是多巴胺、氯化鉀等藥物發生了滲漏,就不適合冷敷了,比較適合熱敷,熱敷可加速外滲的藥液的吸收和分散,減輕外滲藥物對局部的損傷。
如果需要繼續輸液治療,要更換其它的血管或者手臂進行穿刺輸液。如果要長期輸注對于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可以使用留置針,預防輸液外滲,損傷周圍血管的情況。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為你推薦
-
高鉀血癥的處理措施有哪些高鉀血癥的處理措施有,控制鉀的攝入,前往醫院查明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葡萄糖酸鈣、呋塞米等藥物進行排鉀治療,也可以進行透析治療。當血鉀濃度高于5.5毫摩爾每升,稱為高鉀血癥,主要是由于鉀離子紊亂造成的。如果出現高鉀血癥,可以用鈣離子進行鉀離子的拮抗,如使用10%的葡萄糖酸鈣溶液進行注射。排鉀的方法還可選用,陽離子交換樹脂進行口服、灌腸,或者進行靜脈推注呋塞米等促進鉀離子排泄的利尿劑。如果高鉀血癥的情況比較嚴重,還可以考慮進行腹膜透析或者是血液透析,透析可以使高鉀血癥的癥狀得到明顯的緩解。高鉀血癥需要早期識別和積極控制原發疾病,需要查清造成高鉀血癥的病因給予對因治療,以進一步緩解高鉀血癥,所以如患者出現持續性的高鉀血癥,需要患者到正規醫院,進行專科大夫的診治。01:52
-
胎膜早破的處理措施胎膜早破是指在臨產之前出現的胎膜破裂,處理的措施上要根據孕周的大小,如果是足月的胎膜早破,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絨毛膜羊膜炎的話,我們就積極的引產,如果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的話,我們要積極的做剖宮產來終止妊娠,同時要給予抗生素預防或者治療感染。如果對于不足月的胎膜早破,在24周之前,我們就建議放棄胎兒引產。如果是在28周到34周之間,這個時候可以是期待治療,期待致胎兒能夠存活,但是前提是沒有感染的情況下,如果是35周以后就要順其自然就要積極一些,就不需要再去保胎,因為這個時候如果再去保胎的話,就是弊大于利,所以不同的階段在治療措施上是不同的!01:27
-
輸血外滲的處理措施發生輸血外滲時,患肢一定要制動,可以抬高20到30度,以利于靜脈和淋巴回流。禁止在血腫側的肢體上測量血壓,輸液以及其他的侵入性的操作。對于輸血外滲所致的皮下血腫,可以即刻用75%的酒精浸泡過的無菌紗布濕敷,覆蓋范圍要超過皮下血腫處皮膚邊緣2到3厘米,干濕度以不滴液為宜,外面可以用保鮮膜覆蓋,每日三次,每次30分鐘。每日需要測量腫脹部位的范圍并記錄。動態觀察血腫部位的轉歸情況。穿刺點不滲血后可以給予維生素B12注射液濕敷于深紫色的皮膚區域,干燥后及時更換,每次四個小時,每日兩次。語音時長 01:17”
-
靜脈輸液外滲處理方法一般我們平時輸液的時候總是會出現鼓針,出現一個局部的腫脹或者疼痛,這個時候要及時地進行處理,避免出現皮膚軟組織的壞死或者感染。首先可以進行熱敷,熱敷可以促進血管的擴張,增加藥物的分散以及吸收,降低外滲藥物對局部皮膚的毒性。再就是可以應用一些硫酸鎂進行局部敷有利于消腫,如果沒有硫酸鎂的話,也可以用一些土豆片,切成薄片敷在外滲的地方,慢慢地也能夠滲出。但是有一些有毒性的藥物,比如長春堿類的藥物等,這種抗腫瘤類的藥物,冷敷比熱敷更有效,所以說處理方法也要根據藥物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濕熱敷會導致局部組織痙攣以及壞死,所以盡量不要進行濕熱敷。語音時長 1:33”
-
丙泊酚外滲后如何處理病情分析:丙泊酚為一種短小靜脈麻醉劑,主要用于全身麻醉誘導和維持,多與硬膜外或脊髓麻醉同用,亦可與口服鎮痛藥及吸入性麻醉藥同用。意見建議:該藥外滲后可出現局部皮膚腫脹,且腫脹部位會有麻木感,發現后應立即拔管,然后給予局部熱敷或50%硫酸鎂濕敷,腫脹可逐漸消退,無其他嚴重影響,患者無需緊張。
-
高鉀血癥的處理措施有哪些臨床上血清鉀離子>5即可診斷為高鉀血癥。多是因為攝入鉀離子過多;腎臟功能衰竭少尿或者無尿,引起鉀排除減少,蓄積體內;各種原因缺氧、酸中毒以及擠壓傷綜合征等。常表現為:四肢乏力、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動作遲鈍、心率減慢、室早、嚴重者可導致心臟驟停。治療上首先要明確病因,停用含鉀食物或藥物;避免輸入庫存血;減少感染;有腎功能衰竭者及時給予急診血液透析。
-
輸液外滲的處理措施輸液外滲是醫療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一旦發生應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措施。下面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輸液外滲處理措施。首先,一旦發現輸液外滲,應立即停止輸液,并迅速拔出針頭,以避免更多藥液滲入周圍組織。緊接著應適度按壓輸液部位,直至出血停止,以減少藥
-
輸血外滲的處理措施輸血時如果出現外滲,不但可以導致局部的腫脹,還可以出現局部的青紫,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同時也容易產生護患之間的糾紛。所以在輸血前一定要合理選擇輸血的部位,避開肢體的關節,同時最好是留置靜脈留置針來進行穿刺。輸血的過程當中要加強有效的巡視,最好是每30分鐘巡視一次。如果萬一出現了外滲,一定要及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