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脈搏的正常范圍通常是60到100次。
脈搏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70到80次/分,平均約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脈率規則,不會出現脈搏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現象。
脈搏的頻率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1、年齡是影響脈搏的重要因素。新生兒和兒童的脈搏通常較快,隨著年齡的增長,脈搏頻率會逐漸減慢。
2、個體的生理狀態也會對脈搏產生影響。例如,運動或情緒激動時,脈搏會加快;而在休息或睡眠時,脈搏則會減慢。
3、某些藥物,如心得安、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可以降低心率;而阿托品、腎上腺素等藥物則可能使心率加快。
4、疾病狀態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狀態可能導致脈搏加快,而顱內壓增高、房室傳導阻滯等則可能導致脈搏減慢。
5、個人的生活習慣,如長期鍛煉、飲食習慣等,也會對脈搏產生一定影響。
如果發現脈搏異常,應及時就醫,以便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定期進行體檢,是維護心血管健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