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長時間未能愈合,并伴有滲水現象,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包括感染、處理不當、營養不良等。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采取科學的方法來處理。
要確保傷口的清潔。使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傷口,可以有效去除壞死組織和分泌物,為傷口愈合創造一個干凈的環境。
消毒工作不可忽視。碘伏等消毒劑能夠殺滅傷口表面的細菌,減少感染風險。在消毒時,應從傷口中心向外周輕輕擦拭,避免細菌擴散。
加強營養攝入也至關重要。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是傷口愈合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因此,患者應多攝入瘦肉、魚類、蛋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以及柑橘類水果、草莓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保持傷口干燥亦很重要。可以使用無菌紗布或創可貼覆蓋傷口,但要注意避免包扎過緊影響血液循環。如果傷口滲出液較多,應及時更換敷料。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傷口出現紅腫、疼痛加劇、發熱等癥狀,可能是感染的跡象,此時應及時就醫。醫生可能會根據感染的嚴重程度,開具抗生素藥物來控制感染。
面對久治不愈且滲水的傷口,我們應保持傷口清潔、做好消毒工作、加強營養攝入,并保持傷口干燥。如遇異常情況,務必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傷口的愈合需要時間,患者也需保持耐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