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內側出現的小肉疙瘩,可能是瞼腺炎、瞼板腺囊腫、翼狀胬肉等眼瞼疾病的信號。
瞼腺炎,俗稱麥粒腫,常由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眼角內側的硬結或肉疙瘩,伴有紅腫、發熱及壓痛感。治療時,可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和眼膏,如左氧氟沙星眼藥水或紅霉素眼膏,以控制感染。
瞼板腺囊腫,又稱霰粒腫,是由于瞼板腺出口堵塞形成的滯留性囊腫。通常表現為無痛性的圓形腫塊。治療方面,較小的囊腫可通過熱敷促進吸收,而較大的囊腫則可能需要手術摘除。
翼狀胬肉是眼角內側的脂肪組織增生,可能與紫外線照射、煙塵污染有關。體積較小的翼狀胬肉一般無需治療,但若影響視力或美觀,可考慮手術切除。
除了上述幾種情況,淚阜囊腫、瞼內翻等也可能導致眼角內側出現小肉疙瘩。因此,當發現眼部異常時,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眼科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眼等不良習慣,預防眼部疾病的發生。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保持警惕,及時就醫,并遵循醫囑進行治療,以確保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