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一般能艾灸,艾灸具有溫熱散寒的功效,而下雨天的寒氣、濕氣較重,因此在雨天做艾灸,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因為艾灸具有溫熱的作用,患者在進行艾灸后可能會出現出汗的狀況,出汗會使人毛孔張開,更容易導致涼氣入侵,因而誘發感冒。所以在艾灸時,要保持室內環境的溫度適宜,減少皮膚暴露面積,避免有寒風進入室內引起著涼。艾灸后的保暖非常重要,患者要切記不能在艾灸后就淋雨。
艾灸是通過艾葉燃燒,以此來進行熱療。同時結合艾葉的藥物功效,會產生經絡疏通、祛風散寒、運氣活血等作用。艾灸的溫熱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從而起到驅寒的作用,緩解宮寒、痛經、腹瀉等情況。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下雨天艾灸是沒問題的,對于寒濕氣比較嚴重的患者,下雨天艾灸反而是更加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