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急癥,其并發癥多樣且嚴重,需及時診斷與治療。以下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引發的五種主要并發癥:
1、失血性休克
大量出血可導致血容量急劇減少,引發失血性休克,表現為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濕冷等,需緊急輸血及液體復蘇。
2、肝性腦病
上消化道出血后,腸道內積血在細菌作用下產氨增多,而氨是誘發肝性腦病的重要因素。患者可能出現意識障礙、行為失常等癥狀。
3、腹水加重
出血后低蛋白血癥及門靜脈壓力進一步增高,可導致腹水迅速增加,加重患者病情。
4、電解質紊亂
消化道出血及后續的禁食、補液等治療措施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低鈉等,需密切監測并及時糾正。
5、感染
消化道出血后,腸道屏障功能受損,患者容易并發感染,特別是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的風險增加,需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頭孢類、青霉素類或喹諾酮類藥物。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并發癥多樣且復雜,臨床上需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采取綜合治療措施以降低并發癥的風險。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用藥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