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大便帶血可能是痔瘡、肛竇炎、肛周膿腫等原因導致,需要根據病因進行治療。
1、痔瘡:發病原因不完全明確,考慮與不良排便習慣、不良飲食習慣、長期坐立等因素有關,會出現肛周皮膚瘙癢及刺痛,在排便時可能會刺激局部皮膚黏膜引起破裂,導致大便中帶有血絲。需要遵醫囑使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膚痔清軟膏、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藥膏治療,病情嚴重者需要聽從醫生的建議通過紅外線凝結療法、超聲引導下痔動脈結扎術、痔切除術等方式治療。
2、肛竇炎: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會造成排便次數增多、肛管下墜感、疼痛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局部化膿以及皮膚糜爛,排便時可能會帶有血絲。需要聽從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治療,也可以遵醫囑通過肛竇切開引流術治療。
3、肛周膿腫:如果本身患有肛周膿腫,會導致肛周出現腫物,不及時處理會導致局部破裂,引起排便帶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膿腫切開引流術治療。
除以上原因外,還有可能是其他器質性疾病造成的,比如肛周息肉、肛裂、肛瘺等,需要及時去醫院直腸科就診,明確病因,采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