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秋天氣短一般是由于肺氣虛、脾氣虛、腎陽虛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的就醫進行針對性治療。
1、肺氣虛:
秋天從中醫角度上講,對應的季節正好為肺,此時容易出現肺的問題,如肺氣虛,患者出現肺氣虛時,可出現氣短的情況,還可伴有語聲低微、頭暈目眩、動則汗出等癥狀,此時可選用補益肺氣的藥物進行治療,如四君子顆粒、玉屏風顆粒等。
2、脾氣虛:
從中醫角度上講,肺五行為金,脾五行為土,脾土生肺金,脾土為肺金之母,所以當肺氣虛時,子病及母就會影響到脾土,嚴重時可出現脾氣虛的情況,也可以表現為氣短,還可伴有面色蒼白、四肢乏力、脘腹脹滿、食少納呆等癥狀,一般可通過使用歸脾丸、補中益氣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3、腎陽虛:
從中醫角度上講,肺五行為金,腎五行為水,肺金生腎水,肺金為腎水之母,所以當肺氣虛時,母病及子就會影響到腎水,嚴重時可出現腎陽虛的情況,也可以表現為氣短,還可伴有面色蒼白、腰膝酸軟、怕冷、無力等癥狀,一般可通過使用金匱腎氣丸、三腎丸等藥物進行治療。
除以上相對常見原因外,當患者出現秋天氣短的情況時,還可見于風寒犯肺、寒痰阻肺等,建議患者面診中醫,由中醫經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后,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不可私自用藥,以免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