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體質肥胖癥狀一般有脘腹痞悶、神疲乏力、肌肉松軟等。
中醫上講肥胖是因年老體弱、過食肥甘、缺乏運動、情志所傷、先天稟賦,導致濕濁痰瘀內聚,留著不行而為病。中醫認為脾為先天之本,為氣血化生之源,如果患者經常的暴飲暴食,或者是吃了太多油膩的食物后,會影響脾胃的運行,可引起脘腹痞悶的癥狀。同時還會使胃內的飲食物,不能轉換為水谷精微物質,使氣血化生無源,不能滿足機體的正常需求,可引起神疲乏力的情況。另外由于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靠脾運化水谷精微而得,脾虛則肌肉痿縮不用,會引起肌肉松軟的情況。
此時一般建議患者及時就醫,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茯苓、白術、黃芪、防己、薏苡仁、蓮子等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可選取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建里穴、中脘穴等穴位進行按摩。
除了上述癥狀外,還可能有其他癥狀,如小便不利、大便溏、舌淡胖有齒痕等,建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完善檢查明確病因后,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針對性處理或治療。同時在治療期間,少吃辛辣刺激類的食物,如辣椒、芥末、蔥、姜、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