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正常體溫一般是36℃~37℃。當出現體溫異常時,需要及時明確病因,然后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比較常見的測量體溫的方式一般有腋下測量法、口測法、肛測法等,相對來講比較常用的方式是腋下測量法。而通常所說的人體正常體溫值,一般指的是腋下測量法測得的體溫值。通常認為當體溫在36℃至37℃之間,就屬于正常的范圍,而暴飲暴食或者劇烈運動后體溫也有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波動,但一般不會超過37.2℃。如果體溫超過37.3℃,則可認定為發熱,當體溫超過38.1℃則為中度發熱,如果體溫超過39.1℃,則可認定為高熱。
引起發熱的原因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有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如果體溫沒有超過38.5℃,則可以針對發病原因用藥治療,如果是流行性感冒引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桑姜感冒片、羚羊感冒片、金葉敗毒顆粒等。如果是肺炎引起,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肺寧顆粒、肺力咳合劑、雙黃連口服液等藥物治療。
如果體溫已經超過38.5℃,并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渾身乏力、頭痛等癥狀,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懸液、對乙酰氨基酚栓等藥物治療,有利于疾病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