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嚴重傳染病,體液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
體液,包括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是HIV存活和傳播的主要媒介。當含有HIV的體液通過直接接觸進入健康人的體內時,病毒便有機會侵入免疫系統,破壞CD4+T淋巴細胞,最終導致免疫系統功能衰竭。
HIV體液傳播的具體情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點:
1、不安全的性行為,如與HIV感染者發生無保護措施的性交,是體液傳播艾滋病的最常見方式。
2、共用注射器或針頭進行靜脈吸毒,可直接導致血液中含有的HIV在吸毒者之間傳播。
3、接受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的輸血,雖然現代血液篩查技術已大大降低此風險,但仍是潛在的傳播途徑。
4、母親若感染HIV,在分娩或哺乳過程中,可通過體液將病毒傳給新生兒。
5、某些醫療操作,如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也可能造成HIV的體液傳播。
目前,針對艾滋病的治療主要包括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T),常用藥物包括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如齊多夫定、拉米夫定)、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如奈韋拉平、依非韋倫)以及蛋白酶抑制劑(如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等。這些藥物通過抑制HIV在人體內的復制過程,達到控制病情、延緩疾病進展的目的。但需注意,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不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