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衰竭,簡稱腎衰竭,是一個漸進性的病理過程,它通常被劃分為四個不同的分期。這些分期基于腎小球濾過率(GFR)的逐漸下降,反映了腎臟功能的逐步喪失。
1、腎功能代償期:此階段腎臟雖功能減退,但尚能維持基本代謝。患者癥狀不明顯,可能僅有輕微乏力、夜尿增多。
2、腎功能失代償期(也稱氮質血癥期):此期腎小球濾過率開始下降,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貧血等癥狀。體內代謝廢物開始蓄積,水、電解質平衡出現紊亂。
3、腎衰竭期:腎功能嚴重受損,癥狀包括全身乏力、明顯貧血、皮膚瘙癢等。電解質紊亂加劇,可能出現高鉀血癥等并發癥。
4、尿毒癥期:腎衰竭終末期,全身系統受影響,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心力衰竭等。此期需透析或腎移植以維持生命。
在治療上,根據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策略。藥物治療方面,可能會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來促進排尿;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來降低血壓;以及磷酸鹽結合劑如碳酸鈣來控制血磷水平。此外,患者需調整飲食,遵循低蛋白、低鈉、低鉀原則,以減輕腎臟負擔。
腎衰竭的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可以延緩疾病進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