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復極癥一般不是大病。
早期復極癥是一種心電圖表現,通常指心室復極異常,但多屬于生理性變異,并不等同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一般無明顯癥狀,部分可能出現心悸、胸悶等不適,但這些癥狀多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相關,且通常無需特殊治療。
早期復極的發生可能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遺傳因素或心肌炎癥有關。這些因素導致部分心肌在心室除極未完全結束時提早復極,從而產生心電圖上的特征性表現。絕大多數早期復極癥患者無癥狀,少數可能伴有心悸、頭暈、心前區不適等,但這些癥狀多輕微,且與勞累無明顯關系,服用硝酸甘油也不能緩解。
早期復極的心電圖特征包括J點抬高、ST段斜型或弓背向下抬高、T波高聳等。需與急性心肌梗死等器質性心臟病相鑒別,通過進一步檢查和評估可明確診斷。
對于無癥狀的早期復極癥患者,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心電圖即可。若癥狀明顯,可針對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患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誘因,并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以監測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