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原體肺炎是由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多見于學齡前兒童及青少年。此病癥狀多樣,包括發熱、咳嗽、咽痛等,嚴重時可導致多系統損害。針對小兒支原體肺炎,及早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目前主要通過藥物治療來緩解癥狀并預防并發癥。
支原體肺炎的病原體是肺炎支原體,它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潛伏期約2-3周。患兒常出現高熱、頑固性咳嗽、咽痛、頭痛等癥狀。部分患兒還可能出現皮疹、肝脾腫大等非特異性表現。
診斷小兒支原體肺炎需結合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血清學檢測是常用的診斷方法,通過檢測特異性抗體來確認感染。
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主要采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阿奇霉素等,它們能有效抑制支原體的生長。此外,對于癥狀較重的患兒,醫生還會考慮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來減輕炎癥反應。若患兒出現高熱,還需使用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來控制體溫。
預防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關鍵是增強兒童免疫力,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患兒在治療期間應充分休息,多飲水,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小兒支原體肺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中耳炎、心肌炎等。經規范治療后,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少數重癥患兒可能需更長時間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