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后耳朵悶悶的堵住的感覺考慮是耳朵進水、耵聹栓塞、病毒性感冒、中耳炎、外耳道癤腫等原因所致,需要針對不同原因選擇不同方式改善。一旦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耳朵進水:
如果在洗澡的時候沒有做好耳朵部位的保護工作,洗澡水流入耳道內就會導致耳內外存在壓力差,引起耳鳴,有堵塞感。此時,可以偏轉頭部,使進水一側的耳朵朝下,有利于水流出。
2、耵聹栓塞:
如果耳道內耵聹比較多,進入一定的洗澡水后就會導致耳道內的耵聹變軟膨脹,使其體積增大,擠壓外耳道,也會引起耳悶、堵塞感等癥狀,此時可以選擇到醫院由醫生用耵聹鉤將其取出減輕不適感。平時要做好耳道部位的清潔工作,每隔1~2天使用一次性醫用棉簽對局部進行擦拭,保持耳道內清潔。
3、病毒性感冒:
該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患病后會使呼吸道黏膜處于充血、腫脹的狀態,分泌物也會增加,導致鼓膜兩側壓力不平衡,使患者出現洗完澡以后耳朵有悶堵的感覺。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連花清瘟膠囊、復方氨酚烷胺片、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等藥物進行治療。應用藥物時,可以遵醫囑使用38℃左右的溫水送服。
4、中耳炎:
是發生在中耳部位的炎癥反應,主要表現為耳痛、耳道流水、聽力下降。若自身患有該疾病,也會使患者洗完澡以后耳朵有悶堵感。此時可以遵醫囑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鹽酸環丙沙星滴耳液、鹽酸林可霉素滴耳液等。建議平時在洗澡的時候使用游泳耳塞或防水耳罩,防止耳朵進水,有助于炎癥減輕。
5、外耳道癤腫:
是由致病菌感染所引起,患病后會導致外耳道軟骨部位,皮膚毛囊及周圍組織發生炎癥反應,引起耳痛、腫脹等癥狀,隨著耳道癤腫不斷增大,也會使患者耳朵有悶悶的感覺,洗澡后癥狀會有所加重。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切開引流、微波以及激光等方式進行治療。
恢復期間應避免吃辣椒、生姜以及大蒜等辛辣食物,也應及時戒煙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