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高發疾病通常有病毒性感冒、肺炎、頸椎病、高血壓、類風濕關節炎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
1、病毒性感冒:
如果在冬季受到了病毒感染,容易誘發本病,患病后病毒侵襲身體的多個免疫系統,還會伴隨頭痛、鼻塞、咽痛、發熱等免疫反應,可以遵醫囑服用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藥物。以上藥物需要搖勻,以免有沉淀物質。
2、肺炎:
冬季的氣溫較低,抵抗力有所下降,受到病原體感染后,可能誘發肺炎,在炎癥的刺激下,肺部組織受到破壞,可能有咳嗽、咳痰、體溫升高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利巴韋林注射液、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阿莫西林鈉等藥物治療。這些藥物會通過靜脈滴注的方法治療,所以要保持患處清潔干燥。
3、頸椎病:
當頸椎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后,可能誘發頸椎病,患病后頸椎間盤多個部分發生退行性改變,壓迫周圍神經或血管后,可能有頭痛、頭暈、頸椎疼痛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頸復康顆粒、頸康膠囊、頸舒顆粒等藥物治療。為了減輕胃腸道負擔,可以選擇在飯后半小時用藥。
4、高血壓:
該病的形成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隨著溫度的降低,血管收縮發生異常,還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從而引起血壓升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等藥物治療。以上藥物可以用溫水送服,有利于藥物發揮藥效。
5、類風濕關節炎:
冬季的溫度比較寒冷,穿的衣物過少,容易誘發類風濕關節炎,本病會影響關節的正常功能,出現僵硬、疼痛、腫脹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環磷酰胺片等藥物治療。用藥的同時可以對患處熱敷,能夠減輕癥狀。
為了減少患病幾率,患者需要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藥物,還要充足睡眠以及合理飲食,對身體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