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是指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后形成的小潰瘍。
肛裂一般是由長期便秘、糞便干結等引起的排便時機械性創傷引起的,另外長時間腹瀉、肛門外傷也可導致本病。一般主要表現為肛周疼痛、便秘、出血等,經過積極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此病的治療以解除括約肌痙攣、止痛、緩解便秘、促使傷口愈合為主,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硝酸甘油軟膏、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膠、復方角菜酸酯乳膏等外用藥物進行治療。對于經久不愈、保守治療無效且癥狀較重的患者可在醫生操作下采用手術治療,比如肛裂切除術、肛管內括約肌切斷術、肛門皮瓣技術等。
除此之外,排便后要注意做好肛門部位的清潔工作,可選擇用1:5000高錳酸鉀溫水坐浴,促進傷口的修復。飲食上要保證營養均衡,以易消化粗纖維飲食為主,比如谷類、薯類、豆類、瓜果蔬菜等,還要多喝水,有利于排便,同時要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生姜、麻辣火鍋等,以免加重病情。若治療期間出現身體不適,應及時去醫院就診。